攻坚克难 再现美景 | ||
|
||
攻坚克难 再现美景 ——写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之际 永川日报记者 敖 勇 张 玲 ![]() ■ 全区共有七条水系,其中临江河水系作为永川境内最大的水系,流经了永川城区,负担着保障永川城区饮用水供给、生态安全、提升城市环境等重要作用。
穿城而过的临江河,是永川人民的母亲河,承载了流域内75万人口的饮用水和2.5万公顷的土地农用水功能。都说有河流的城市更灵动,城市建设更为漂亮,可就是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由于水体污染、臭气熏天,成为永川城市发展的痼疾。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永川确立了“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全面达标,五年水清岸绿”的总体要求。通过综合治理,在今年全面消除城区段黑臭水体,明年全面实现临江河水质达标,到2019年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河汇碧”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安全、防洪、治污、岸线、交通、景观等有机融合。我们相信随着城乡结合部19个片区截污专项整治、老城区20.9公里雨污管网分流、城区125处排污口专项整治、河道清淤及清漂专项整治、河道补水专项整治、河道生态修复专项整治等一个个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推进,临江河流域的生态美景将越来越近。近日,记者就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采访。 综合治理 顺民意促发展 永川区具有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基础,穿城而过的河流,将城区分隔成几个板块,城市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百姓还可以在河里洗衣、钓鱼、游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区河道几乎成为了污水排泄的通道,丢弃垃圾的场所,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沿河居住的群众长期深受其害,一到高温天气和枯水季节,河水更是臭气熏天;汛期来临时,城区的跳蹬河、玉屏河等河段附近的民居经常都会被水淹。 家住金三角附近的王雪霞回想每年汛期到来的时候,她无不感慨地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小的时候每年下暴雨,这里必然遭淹,底楼的住户家里、商铺都被淹没了,人走在街上,水没过了胸膛,走着走着就能逮到一条鱼。现在,看到河道变成了一条臭水沟非常心疼,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整治。” 由于城区河道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等原因,招商引资吸引力受到影响,使部分外来企业望河兴叹,一家曾经准备在永川建厂投资的企业就因为在看到几条河道之后打了退堂鼓。 严重的临江河流域的水体污染问题,使永川区委、区政府敏锐地觉察到: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临江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群众怨声载道,治理刻不容缓。曾经的永川城市靓丽风景线,如今就像人身上的一条伤疤,成为了永川城市建设的最大痛点。永川因水而成、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但绝不能因水而困、因水而败。永川应通过“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营造灵动大气、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创业和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来永学习、工作、旅游、休闲,吸引更多生产要素聚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定好目标 打好综合治理攻坚战 “永川”二字与河流有直接关系,当年正是因为城区三条河的走向形同纂文“永”字而得名,自此,三河汇碧也成为永川城市一道独特的景观。面对河流污染,河道堵塞,全区社会各界对整治城区河道的呼声非常强烈、愿望十分迫切。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全面改善水环境。开展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一举多得,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永川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抓手,是改善永川水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展示对外形象、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兴业兴城、强区富民具有重大的牵引和促进作用。 困则思变。在新的发展时期,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地提升城市品质、树立开放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金字招牌”。永川按照“统一领导、锁定目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多方参与、抓实责任”和“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原则,以“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道”的决心,抓紧“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三大源头,实施“河外截污、河内清淤、清水补给、生态修复”四项措施,以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为突破口,建设清水补给工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完善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 为打好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区委、区政府针对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专门成立了1个指挥部、4个工作组和11个工作专班,建立了“河长制”,进一步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治理范围全覆盖、工作职责全方位、统筹协调全畅通、管理监督全过程的原则,推动责任横向衔接、纵向对接、前后连接,确保层层压紧压实。 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源头在岸上,根子在产业。我区将重点实施河外截污、河内清淤、清水补给、生态修复四项举措,加快推进综合治理;通过聚焦“生活源、农业源、工业源”三大源头,强力推进沿河两岸高污染企业、养殖场、餐饮业整顿关闭工作,健全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构建沿绿色生态廊道。要科学组织,倒排工期,赶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切实做好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工作。要坚持建管并重,加快工程建设,强化常态管理,坚决防止边治理、边污染、死灰复燃等情况。 “我们将按照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保证工作任务有序推进。目前,我区已全面梳理整治工作任务,制定《整治工作任务工期倒排图》上墙,实施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并会同市环投公司强化流域治理技术支撑,把好治理技术关。”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保证年度治理目标完成,今年5月底前,区环保局要完成流域内I类工业污染源整治,区农委要完成流域内I类养殖污染源整治,区商务局要完成城区13个菜市场整治和清华苑、九点利背街临时菜市场整治、搬迁工作,区水务局要全面完成城区的截污工程,区食药监分局要完成临江河流域城区段餐饮污染源整治,区工商分局要完成临江河流域内食品小作坊整治,区水务局、区市政园林局要完成城区河道清淤、清漂工作,以确保治理任务如期完成。 “作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这个项目的前期项目执行人,我们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推动相关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公司将应用专业性的技术,借鉴府南河、璧南河等成功整治经验,严把技术关,推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推进。”重庆市环境保护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杜伟表示。 共建共享 再现河畅水清美景 今年3月,我区将实施Ⅰ类污染源联合执法行动,各行政执法部门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工业企业、加工作坊、养殖业、餐饮行业、农贸市场在规划选址、经营许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用地性质、卫生防疫等方面进行执法检查,登记造册并依法提出整治建议,并下达限期整改文书; 4至5月,我区将完成Ⅰ类污染源专项整治,督促可以实施行政许可的Ⅰ类工业企业做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或闭路循环处理后回用,完成Ⅰ类畜禽养殖场以及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关停,完成城区菜市场整治、搬迁工作,完成城区河道125处排污点和6个排污片区整治,完成城区河道清淤、清漂…… 6至12月,我区将完成13个排污片区整治和6个乡镇二三级管网建设,完成老城区20.9公里雨污分流,督促Ⅱ类工业污染源做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或闭路循环处理后回用,Ⅱ类畜禽养殖场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成流域所有镇、村级污水处理厂并稳定运行,完成城区外65个规建农贸市场污水规范达标排放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完成全流域清漂等Ⅱ类污染源专项整治的相关工作。 …… 目前,我区全面梳理了整治工作任务,制定《整治工作任务工期倒排图》,实施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如今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已经打响,永川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广泛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打好这场水生态综合治理的攻坚战。 说到河道治理,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颇为感叹:“这么多年跟这条河打交道,才知道治污是日积月累的慢功夫。管网四通八达,水又是无孔不入,治污,绝没有一劳永逸。所以,我区全面实行‘河长制’是明智之举,就是通过设立河段督导长、河段长、河段义务监督员的方式,将流域巡查纳入网格化管理,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中,真正保护好这条美丽的河。” 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区将通过“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营造灵动大气、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创业和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来永学习、工作、旅游、休闲,吸引更多生产要素聚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届时,让永川市民头疼的一条临江河,将变成城市后发优势的新引擎。 (区环保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
||
【文章评论】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