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基本概况
  • 工作动态
  • 成果展示
  • 图片掠影
首页
> 民生实事 > 工作动态
“四大工程”编织百姓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17-02-09 点击数: 次

“四大工程”编织百姓幸福生活

——陈食街道实施惠民工程小记

永川日报记者 龙远信

        今年春节,长年在外打工的陈食街道复兴寺村的村民李洪涛回到了家乡,由衷地感叹道:“没想到,村里原来坑洼不平的机耕道,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没想到,我们农村人用上了天然气……”

        在陈食街道,发出这一连串感叹的不只李洪涛。

        近年来,陈食街道围绕“陈食新面貌,产业新篇章,百姓新生活”的“三新”工作思路,以民生问题为导向,持续给力民生事业,着力实施产业富民、基础便民、保障为民、文化惠民四大民生工程,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产业富民:4大产业基地鼓起“钱袋子”

        产业强,民则富。

        陈食街道紧邻主城,随着凤凰湖产业园建设的纵深推进,陈食街道牢固树立“服务主城、服务园区、服务发展”的理念,把产业发展放在民生事业的首位。

        目前,该街道已初步建成了陶瓷、新型材料、机械加工、生态农业等4大产业基地。引导、助力本土企业新康洁具、腾钢机械实施改造创新,提高自身实力。发挥近郊优势,引进重庆和和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地150亩,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发展四季水果种植及生态养殖,打造无公害农业基地;引进嘉广农业乡村旅游、近郊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500亩,将建成湿地观光和餐饮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引进瓦窑村500亩现代观光农业园建设项目和陈青桥村占地200余亩的大棚蔬菜及特色水产养殖项目;引进澹然世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虾养殖项目落户梅家桥,流转土地320亩,建设龙虾、大闸蟹、淡水鱼养殖基地,年产值2200余万元。加快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建立油菜高产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核心示范区400亩,全街道1万亩;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1600亩,云雾山山芋种植200余亩、特色蔬菜种植200余亩,新建茶叶种植基地200亩,种植花椒500亩。新增家庭农场21户。

        2016年,陈食街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600元,比上一年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636元,比上一年增长12%。

        基础便民:多管齐下铺平“好路子”

        复兴寺村党总支书记余谋告诉记者,去年,复兴寺村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完成了全长3.74公里的“六大路”硬油化工程,让村民出行不再难,畅通过春节。

        去年,陈食街道新修农村公路66公里,硬油化45.7公里。新修人行便道297公里,涉及10个村、3万多人。投入180万元,完成两河危桥、高庙危桥、复兴寺危桥等改建工程。完成陈食街道场镇“白改黑”2.5万平方米,人行道板改造7000平方米。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粮站片区危旧房改建工作,继续推进庙前街危旧房改建项目,对莲花老街进行排危加固。完成农村C级危房改建180户,D级151户,保障困难群众住房。

        持续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切实推进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完成土地整治9500亩,整治病险小二型水库4处,完成山坪塘整治372口,维修提灌站26处,完成梅家桥村、朱龙花村、卢家岩村25公里渠道整治,以及双河口村、陈青桥村山洪沟整治。全面完成场镇饮水主管网改造,扎实推进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完成马银场镇饮水管网改造,以及陈青桥村、朱龙花村、卢家岩村饮水工程入户工作,惠及群众1.2万人。同时,相继修建沼气池800余口,安装天然气1500户。

        保障为民:优化服务暖了“心窝子”

        2016年,陈食街道深入开展了低保清理、核查“三集中”活动,辖区低保户共计738户、1169人,月发放37.12万元;启动了陈食敬老院改造维修工程,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全面落实优抚优待安置政策,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30余万元;加大了救灾救济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力度,累计发放救灾救济资金75余万元;夯实医保工作,参保率达94%,做到应保尽保。

        全面落实辖区内58户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抓好创业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140人,扶持成功创业人数56户共计830万元,开展各类就业培训2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与此同时,以“美丽乡村、清洁陈食”五大行动为重点,投入500余万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陈食”五大行动,修建沼气池424口,新建垃圾池10个,改造公厕1处,修复人行道板105平方米,更换铸铁水密子14个,输通12处。更换路灯17盏,钠灯亮化率达98%;完成陈青桥村污水处理站主体工程建设。建成陈青桥、双河口村清洁示范院落。

        文化惠民:两大品牌工程富了“脑瓜子”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2016年 10月21日,三官殿小学同学诵读的《家风家训》,拉开了“建设和美家风·弘扬孝亲文化”文艺汇演的序幕。

        2016年,陈食街道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组织开展两大文化品牌工程,让群众在钱包鼓起来同时,不断提升思想文明素养。一是以弘扬传统文化、淳朴乡风民风为重点,着力培育孝亲文化、乡贤文化;二是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惠民行动。

        据了解,去年,陈食街道组织参与了“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获二、三等奖;评选“陈食榜样”20名,报送“道德模范”、“重庆好人”、“感动永川人物”先进事迹15个,其中,1人获“道德模范”,2人获“感动永川人物”称号。编撰《陈食乡贤汇》、《党风·乡风·家风》宣传口袋书,开设了15个“微讲堂”。 举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打造陈青桥孝亲文化示范点。

        同时,完成街道文化休闲广场改建设,及14个村级篮球场的修建,配备健身器材50套。开展电影放映1000余次,完成“送文化下乡”活动200余次。坚持在传统节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余次。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成功申报“永川高氏烟火架制作技艺”为第四批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谈到2017年民生工作,陈食街道党工委负责人称,今年,陈食街道将继续坚持“实干、兴街、富民”的发展思路,抓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改善群众生活,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文章评论】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 首    页
  • 产业园区
  • 智慧城市
  • 商贸物流
  • 招商引资
  • 镇域经济
  • 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