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基本概况
  • 工作动态
  • 成果展示
  • 图片掠影
首页
> 民生实事 > 成果展示
“我这十年”
发布日期:2017-02-21 点击数: 次

“我这十年”

——市民谈永川撤市建区十年来自己工作生活的变化

永川日报记者 涂 燕 付 丽

???????十年,是一个数字,是一个标志,也是一段故事。十年一剑,共铸荣华。十年前,永川撤市建区,十年来,永川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永川呈现出一系列深刻积极的变化。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十年的时间也可以做成很多事。十年来,永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是怎样走过来的?有过怎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日,永川日报特推出“我这十年”特别报道,讲述普通人的十年故事。

十年风雨 从打工选择回家创业

???????十年前,陈程收拾好行囊,来到贵州省贵阳市一个家具商场当搬运工和安装工,后来又辗转到成都一个家具厂学习木工。2010年,陈程回到家乡永川,到一个家具城应聘安装工。因为“口才好”,他开始尝试着做家具销售。几年的家具行业从业经历,让陈程在木工、搬运、安装、销售等环节都有了足够的经验。

???????2010年下半年,陈程发现很多市民都在买新房、装新房、住新房。瞅准这一商机,陈程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做家具生意。创业初期,除了家住农村的父母偶尔进城帮忙,从销售、搬运、安装、售后都是陈程一个人完成。为了打开市场,陈程“薄利多销”,凭着价廉物美的家具、过硬的安装技术和诚信的售后服务,他的家具业务很快便打开市场,很多人在他这里买了家具又推荐给亲朋好友。

???????2013年,初尝创业甜头的陈程发现自己的老家大安街道也在快速发展,一幢幢商品房、一个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现在路越修越好,大安到城里的距离越来越近,干脆回大安开店!”瞅准这一商机,陈程在大安转盘处租下一个1000余平方米的门面,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这期间,他也在大安街道买了一套住房,把父母从农村接来,让他们帮忙打理生意。

???????“十年前出去打工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回家创业当老板。”陈程说,现在,他们一家住在装修精致、宽敞明亮的电梯楼里,母亲帮忙看守店面,父亲帮忙送货,虽然创业还在继续,但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好。

故乡情浓 “80”后美女回乡创业搞实体

???????2007年7月12日,在距永川撤市建区挂牌刚好5个月后,王婕从成都温江一家制药厂辞职,回到家乡永川。和在外打工不同的是,她的工作由之前的药品检验变成了每天和票据、账本打交道的财务岗位,男友则继续干他的老本行产品销售。

???????2009年,王婕通过考试,顺利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年,王婕和男友结束了七年的爱情长跑,组成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

???????万事开头难。王婕说,刚开始一年一审的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必须每年都要定时去指定学校参加继续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盖章使用。起初她还颇有不满,原因不外乎如下:学习的课程是统一规定的但不一定是自己工作中能用到的,学习的时间正好是学校放暑假,天太热跑来跑去很麻烦……可是没想到,在2012年情况就发生了转变,永川财政局将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形式由线下转到了线上。这对王婕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她可以自由选择时间继续完成学习,而不用抱着幼小的女儿去挤公交出门上学了。她为区财政局人性化服务点赞。

???????2012年,与王婕宝贝女儿几乎同时诞生的还有她的另一个新企业:重庆精芯通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与某知名高校材料学院合作成立的以生产精密铸造材料为主的企业。企业成立之初,因为是小规模纳税人,所以每次都需要到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业务,办理手续繁琐,耗时较长。在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值慢慢提高后,由小规模纳税人变更成了一般纳税人,并安装了专门的税控软件。从此,王婕便不用为了开一张发票耽搁几小时甚至是半天去行政大厅了。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企业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经过一年多两年的不断努力,2016年公司的新产品已逐步成熟并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不少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军工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企业合作,由原来死皮赖脸到处找客户变为自己筛选优质客户合作,利润与销量成倍增长的同时,也一举扭转了企业之前销售难回款难的局面。

???????2016年,王婕又开始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的工作,第一天交资料,第二天就能拿到新证件。王婕说,这办理速度,正是“永川速度”的体现,而她正是获益者。而在三证合一之后,每年的营业执照和组织及机构代码证的年审工作也由线下改成线上,即网上申报。这对于企业的日常工作,又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跑路。

???????2017年,是王婕回到永川的第十年。十年间,永川的变化日新月异,永川的工业化发展更加迅猛。透过企业这十年来的发展,也折射出全区企业的发展方向,这与永川区十年来的发展方向基本吻合,就是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服务基层 从“爱心商人”到“社区大家长”

???????2007年,文绍英还是一名个体户。十年过去,担任朱沱镇港口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她除了是港口社区“爱心之家”孩子们的“好家长”,还是参加九三大阅兵观礼的全国村(社区)书记代表。

???????十年前的文绍英是一名爱心商人,每月可轻松挣上万元。2009年,她放弃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回社区当书记。十年间,她组织成立了社区“红岩家园”志愿者服务队,每月进行社区环境治理。2014年,“红岩家园”服务队更名为“文绍英之家”社区志愿服务站,下属志愿者服务队15支,由1050余人组成。在文绍英的推动下,港口社区建起了育龄妇女档案,创建“文绍英之家”社区志愿服务站、“群众之家”、“妇女之家”、“爱心之家”,将社区团结成了一个大家庭。

???????十年间,文绍英倾情构筑了“爱心之家”。 2011年“爱心之家”筹资20多万元,孩子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迄今为止,在她的影响下,“爱心之家”聚集爱心家长176名,筹资160多万元,帮助554名留守儿童、困难儿童、贫困孩子,其中100多名孩子考上大中专院校,40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多年来,她个人出资10多万元直接帮助93名孩子上学。为帮助港口社区无业人员提高就业能力,文绍英拿出积蓄30余万元,购置电脑33台,免费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电脑操作等就业技能培训。社区45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了培训,120多人找到满意的工作。

???????最令文绍英感到自豪的是,2015年,作为全国村(社区)书记代表,她前往北京天安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文绍英说,身为中国人她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唯有用今后的行动来表达。

???????作为人大代表和社区干部,文绍英说,看到自己提交的建议得到广泛关注,看到永川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社区的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十年一品 三口之家的幸福之旅

???????
???????永川撤市建区十年了,作为一名普通机关干部的谭立杼,也真切感受到这十年来发生在她和家人身边的真切变化。

???????十年前,谭立杼还是一个在乡镇教书的中学语文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考上了公务员,来到区文联机关上班。从对文学艺术工作的懵懂不知,到能熟练的安排一次笔会、采风、展览活动;从不知机关公文为何物、只会写教案,到连续几年被重庆文联、永川宣传部评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宣传文化干部。谭立杼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

???????2009年,谭立杼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一名民进会员。2014年,她被民进中央评为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负责人。

???????2012年,谭立杼成为一名永川区政协委员。担任政协委员五年来,她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学会了关注民生,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参加各种调研,学习了解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宗教、医疗、交通等行业。提出的政协提案《在重庆文理附中门口建人行天桥的建议》也得到采纳。看到现在交通不再拥堵的一转盘,谭立杼发自内心的高兴。

???????因为喜欢阅读、喜欢看书,谭立杼加入了香喷喷故事团,成为芒果姐姐。一有空闲,她就去给村小、社区的孩子讲故事,给孩子带去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

???????旅行,就是在等待日出日落中静享岁月安好,在跋山涉水中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风餐露宿中看漫天繁星闪烁。十年来,谭立杼的家庭也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幸福之旅。从女儿3岁起,每年一家人都要利用各种假期开车去旅游。在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安徽的黄山、云南的香格里拉、广西的桂林阳朔、江西的三清山等地,都留下了他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谭立杼说,十年来,可爱的女儿在长大,自己也在成长,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家庭变得更温馨甜蜜。时光如梭,岁月静好,期待下一个十年有更精彩的人生。

便捷交通 高铁“载”他回家

???????十年前,大安街道小坎村斑竹山村民小组村民钟建从重庆一所技校毕业后来到沿海打工。那个时候,家里住的房子是土瓦房。为了生计,自己和父母分别外出打工,一个在江苏、一个在云南、一个在重庆沙坪坝。除了过年能短暂相聚,平时一家人聚少离多。那个时候的钟建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3月,成渝高铁开工建设。2012年,怀揣自己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钟建购买了一台挖掘机,参与到成渝高铁的修建中。也在这期间,钟建在大安场镇上购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认识了当时正在大安工业园区一家企业上班的妻子王平。妻子怀孕后,钟建把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都接回家中,一家人终于聚在一起过起了幸福的小日子。

???????2015年12月26日,对于钟建及其家人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成渝高铁通车了,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乘上高铁,但是钟建特地带上一家人来到永川高铁东站,让刚满周岁的儿子看看高铁。

???????对于很多人来说,成渝高铁的意义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这条路让更多人回家的路更近了。对于钟建来说更是这样,原本以为在外漂泊打工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没想到这条路从开工那天起就已经让他踏上了回家的路。

???????钟建的母亲是云南人,听说渝昆高铁马上要动工了,钟建高兴地说,“以后我妈妈回老家更方便了,永川真是越来越好!”

宜居宜业 外地小伙爱上永川

???????甘肃省天水市的小伙魏军已在永川生活了6年。如今,他在永川软件园重庆智考担任总经理助理。

???????2013年6月,魏军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早在2012年10月,魏军就在当时的永川外包园区实习,也就是现在的软件园。从网络管理岗位到如今的总经理助理、党支部书记,小伙子一步一个脚印,在事业上不断进取。

???????“2012年下半年,我刚到外包园时周边比较冷清,入住外包园区的企业也不是很多。”魏军说,一年后,园区人才公寓正式投入使用,这对于我们外来人员无疑是一个“大红包”。

???????和租住条件发生变化的还有交通、餐饮。魏军说,几年前,途经园区的只有102路公交车,现在公交116、111、302、502路都要经过园区。交通方便了,周边的商贸、餐饮业也兴旺起来了。

???????魏军说,十年来,最令他高兴的是成渝高铁的开通。以前回老家,必须在中午时去25队坐车,因为怕路上堵车,有时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高铁开通后,他不再担心堵车的问题了,都是网上订票,然后在下午2点坐高铁去重庆。

???????如今,魏军已在永川安家,房子、车子都有了,还成为了永川女婿,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文章评论】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 首    页
  • 产业园区
  • 智慧城市
  • 商贸物流
  • 招商引资
  • 镇域经济
  • 民生实事